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由大到强

  • 2010-10-11 15:39:32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点击次数:
  “十一五”期间,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工业正在实现由大到强,由“制造”到“创造”的新跨越。
 
    经过紧张筹备,中国国内两家特大型钢铁企业鞍山钢铁集团和攀枝花钢铁集团重组而成的“新鞍钢集团公司”10月即将挂牌。新鞍钢的产能将超过40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三。同时,宝钢与广东钢铁、武钢与重庆钢铁的重组也在全力推进。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对央视记者透露,到2012年,中国要形成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的钢铁企业。
 
    钢铁行业的这种大重组和大整合代表的正是过去五年中国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彻底改变中国工业大而不强的粗放发展局面。2008年,国务院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正式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负责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和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表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如果还是依靠高耗能、高污染、依靠资源的过度消费,从此造成环境的破坏来支撑工业的发展,这是不可持续的。
 
    2008年一系列自然灾害突然降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从2008年年中的16%,下降到2009年年初的3.8%。危急时刻,保增长成为首要任务,仅仅40天左右的时间,工信部就和国家其他部门陆续推出了汽车、钢铁等十大产业振兴计划。
 
    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使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迅速回升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纷纷瞄准中国工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增加研发投入等手段,使中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集中度有了明显提升。
 
    黄丹华介绍,共有30户中央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比前五年增加了20户。同时中央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有显著提高。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国钢铁、水泥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汽车、冶金等重点行业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数已经占到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数的50%以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站内资讯搜索
淄博桑德
图片播报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隐私策略 - 用户协议 - 法律声明 - 推广服务
京ICP备05075268号 版权所有(C) 2011 中国锻压协会
E-mail:info@chinaforge.org.cn    URL:www.duanxie.cn www.metalform.cn 客户服务热线:010-53056669 传真:010-53056644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邮编:102206
语辰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