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锻压网 > 资讯中心 > 正文

员工个性化激励在实践中的应用

  • 2013-8-30 16:38:16
  • 来源:中国锻压网
  • 点击次数:

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士教授发现,部门员工一般发挥出20%-30%的个人能力,就足以保证不被解雇;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其工作能力能发挥出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的作用所致。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由于认识上和操作上的误区,导致激励出现了许多偏差:主要表现为激励手段单一化和激励方式僵硬模式化——始终用同样的激励方法激励所有的人。原因在于管理者并不知道员工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关心什么,不知道员工面对激励的差异,尤其是看不到社会发展、企业变化和人的成长对激励提出的新挑战,不能够满足员工发展变化了的需要。

一、激励个性化基本原则

个性化激励原则就是根据员工千差万别的个体情况、各不相同的需求状况及对激励措施的不同反应,实施有的放矢的激励,“对症下药”,满足不同人、不同时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使激励效果最大化。

1.激励与贡献挂钩。激励措施应与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相结合,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机制,否则就起不到激励效果。如奖金发放上“普降喜雨”,人人有份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会使员工把“奖金”当成应该发的“福利”,而又因多劳者不能多得,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

2.激励与需要联系。激励的起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但员工的需要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和动态变化性,员工的不同需求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可产生忠诚、敬业、创新的激励状态,同时也使企业从员工身上获得更大的附加值。激励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职业心理需求定位是否准确,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方案,实现激励的同质化与个性化的结合。比如一定数额的奖金对一个家境贫寒、经济拮据的人意义重大,但对一个家境富裕、吃穿不愁的人,就不一定起到激励的作用。

3.激励与个性符合。员工的个性不同,决定了员工对激励的反应不相同。根据员工个性差异,寻求更加适合的激励手段,并认真研究把握激励的时机、场合、频率和程度,员工就不再是被动的承受者,而会成为主动的接受者。

4.激励与发展一致。激励措施应与时俱进。首先,人的需要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自我实现需要,到每个阶段的追求都会有所不同,针对一个人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激励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当一个人年轻时为了买房成家,可以忍受无休止的加班和上司的严厉训斥,但等他发展到一定阶段,基本摆脱生理和安全需要后,他更关注的是个人的发展机会、是否能够得到尊重、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工作的自主权限等,这就要求企业要从单一的激励设计,走向全面系统激励设计。其次,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决定了激励措施的变化。如激励的方法应跟上市场的变化,当市场占有率高、企业效益好的情况下,企业实施高责任、高回报的激励措施,能起到好的效果,而当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面临困难时,再用这种高责任、高回报的激励政策,将会造成员工压力过大,而又对前途没有信心,使激励失去效力。

二、容易犯错的激励

案例一:某IT公司,为了保留人才,将一名优秀的研发人员提升为部门经理,但此人不擅言辞,不喜沟通,更喜欢自己独立面对计算机。而让他成为管理者,则成了负担,不仅没有激励到此员工,甚至导致下属不服而离职。

案例二:某部门在开会的过程中,领导表扬了其中一个员工,此员工不但没有表现出兴奋的样子,反过来觉得非常不自在,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再积极,不再出头。

案例三:某员工工作积极努力,领导非常喜欢,因此提升了对该员工的关注,无论该员工做任何事情,领导均亲自过问并事无巨细,过了一段时间,员工提出了离职。

都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而非技术,其实,“道”和“术”在管理中总是相辅相成的,人才管理也不外乎此。利用“需要风格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员工的管理与激励,是术的一种,更是道的体现。



网友评论
数据载入中...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相关内容

站内资讯搜索
淄博桑德
图片播报 更多>>
  • 阿库矫平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 戴姆勒拟20亿欧元扩张中国业务
  • 德国机械制造产业2013年出口形势难乐观
京ICP备05075268号 版权所有(C) 2011 中国锻压协会
E-mail:info@chinaforge.org.cn    URL:www.duanxie.cn www.metalform.cn 客户服务热线:010-53056669 传真:010-53056644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邮编:102206
语辰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