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锻压网 > 资讯中心 > 正文

机器人产业已经达到110度:每周新生两个公司

  • 2015-1-21 11:21:31
  • 来源:《财经》

通过“机器换人”应对“用工荒”在逻辑上也不通,试想:面对低端劳动力市场的“用工荒”,引入短期成本更高的机器人后,其本身和应用过程的设计、实施、操作、运用、维护等长期所需要的高端专业人才在哪里?难道低成本的劳工短缺能够很快地用高成本的人才稀缺去解决?因此,不是“机器换人”,而是“机器扩人”:先“机器渡人”、再“机器升人”、后“机器化人”。最终,机器向人靠、人向机器拢,合而为一,成为工业生产与社会服务中真正的“机器人”,实现智能制造,走向智慧社会。

跃进

在“机器换人”的思路之下,各地关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和乐观态度也让人担忧。有的地方已经提出每台机器人补贴8万元的具体措施,有的城市要求机器人产业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甚至1500亿元。日本作为目前机器人产业第一大国,预测其2035年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9.7万亿日元,约5000亿元人民币,远小于2013年中国九个城市规划的2020年7000亿元的机器人销售收入,5年后的中国超过20年后的日本至少40%。

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近40家,相当于平均每个省有超过一家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而更多的园区还在筹备中。令人振奋之余,我真心希望,当年 “亩产万斤”闹剧,不要通过“机器人”来重演一回。

更需慎重的是:如果“机器换人”,人真下了岗,而一台台上线的机器人却因为质量、人才或其他问题而不得不被废弃不用、成为废铁,其后果可能就不再是单纯的经济损失了。

现状是:2013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销售3.7万台,同比增长60%,机器人概念公司已达430家;2014年上半年,中国已进口3.5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92%。综合已有数据,中国机器人产品的95%左右来自以ABB、KUKA、发那科和安川为首的欧日公司,而国产机器人多为低端产品,许多还是所谓的“广义机器人”,即传统的自动化产品再加语言上的渲染。

至2013年,我们机器人累计装机量近10万台,即每万名制造工人的机器人数刚刚超过20台,不到58台/万人的世界平均水平之一半,远不及约350台/万人的韩日水平。特别是国产机器人的平均有效生命只有8000小时,与5万到10万小时的先进水平相距甚远。这意味着,我们的机器人行业几乎还处在“土法炼钢”的阶段,何谈实现机器人的跨越性发展?

(jiao点com)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网友评论
数据载入中...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站内资讯搜索
淄博桑德
图片播报
  • 俄政府制订工业领域应对危机的措施
  • 被日系厂商吞噬的中国机器人产业
  • 保时捷改款911全系涡轮动力
  • 201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4% 创24年新低
京ICP备05075268号 版权所有(C) 2011 中国锻压协会
E-mail:info@chinaforge.org.cn    URL:www.duanxie.cn www.metalform.cn 客户服务热线:010-53056669 传真:010-53056644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邮编:102206
语辰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