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锻压网 > 资讯中心 > 正文

国内外锻压企业的成功经验

  • 2013-8-12 13:31:31
  • 来源:弗戈工业在线
  • 点击次数:

江苏扬力集团的发展历史也是通过不断的并购和改制重组,最终成为国内金属成形机床企业中的排头兵。扬力是镇办小厂起家的企业,上世纪80年代先后更名为邗江县第二锻压机床厂、扬州市第二锻压机床厂,此后凭借企业实力收购了邗江县3家中小企业后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上世纪90年代相继改制为股份制性质,并正式更名为扬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为了推进企业做强做大,扬力公司采取改制、重组与收购相结合的原则,相继兼并收购了扬州市3家企业,并按照市场分类和产品研发方向分别组建五大独立的经济实体,于2003年正式组建了江苏扬力集团,集团成立后企业的产、销、利连续数年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成功的企业兼并重组,能够实现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避免同行间恶性竞争,扩充优势企业的产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2009年发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就提出“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与我国金切机床行业的大规模企业兼并重组相比,锻压机械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还不多,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可以预计今后我国锻压机械行业内的企业兼并重组会越来越多。

3.台湾锻压机械企业的高效率和专业化分工协作值得大陆同行学习借鉴

台湾锻压机械企业是国际公认的中小企业成功发展的典范,其特点是:

(1)企业少,人员少,效率高。

台湾锻压机械企业数量不多,且企业人数不多,平均每个企业员工只有几十人,超过300人的企业很少。但人员精干,企业效率高,以2004年为例,台湾锻压机械行业年产值196亿新台币(约合49亿人民币),人均产值近百万人民币。协易公司员工280人,2004年营业收入32亿新台币(约合8亿人民币),人均收入285万人民币。

(2)中卫体系完善,规模效益明显

台湾锻压机床企业间具有科学的专业化分工。中心厂致力于产品研发、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关键件加工和整机装配、调试等,卫星厂则进行规模化零部件生产。整个中卫体系既发挥出类似于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又不失中小企业独有的经营弹性和灵活。此外,中卫体系的建立,还使同行企业间形成聚集效应,相互间紧密协作,共存共荣。仍以协易公司为例,该公司员工总数280名,技术人员就有近百人,企业主要从事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的总装、调试,除个别关键件外,绝大部分零部件均购自卫星厂和标准件厂。其主要产品——C型冲床的交货期只有15天至30天,售价为日本同类产品的70%。



网友评论
数据载入中...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站内资讯搜索
淄博桑德
图片播报 更多>>
  • 天水星火机床并购意大利高嘉公司
  • 创新是激光切割机行业的灵魂
  • 荣泰用户3T电液锤生产线调试成功
  • 关于电动汽车你应该知道的8件事
京ICP备05075268号 版权所有(C) 2011 中国锻压协会
E-mail:info@chinaforge.org.cn    URL:www.duanxie.cn www.metalform.cn 客户服务热线:010-53056669 传真:010-53056644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邮编:102206
语辰会展